close


8/18 (政治學)
試說明政治學研究的行為主義與後行為主義的內涵及其差異。【97 普考】 

一、行為主義:

1.行為主義的興起,是由於對傳統政治學研究方法,偏重政治制度研究的不滿,所發展出來的政治科學反動。

2.重重於政治體系上的行動者其所表現的行為與政治過程之研究,目的是建立具解釋及預測能力的政治知識。

二、後行為主義:

1.著重於如何發現問題、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之研究,即公共政策的制定與過程之分析,雖仍肯定科學方法的重要,但也重視「價值觀念」。

2.伊斯頓認為世變日亟,社會危機日伏,政治學者應負有一切知識分子之責任,面對人類所處之環境,必須提出一些新構想並從事行動,依據人道標準加以改善。

 

三、區別差異:

1.行為主義隱含經驗保守主義的意識型態,實證研究侷限於描述和分析事實,結果造成支持現狀的保守心態。

2.行為主義研究與現實脫節,後行為主義就是要打破其對現實的沈默,以期能理論與實際結合。

3.行為主義主張「價值中立」,為避免研究成果受到成見、偏見的扭曲,研究時應「暫停其價值判斷」。而後行為主義則認為研究應適度的有自己想法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BPJ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